春節回家,狂玩了幾天麻將。所謂的狂玩,就是每天三件事,吃飯、睡覺、搓麻。吃飯的時間很短,睡覺的時間絕對沒有搓麻長,午飯及晚飯以后的光陰,我通常都鏖戰在麻將桌上。
幾天下來,不僅贏了些小錢,還悟出了些大道理,職場如麻壇啊。
首先,你不能決定和誰一起玩,尤其是人手不夠的時候,更不能決定誰是上家、下家和對家,這得靠擲骰子。正如普通職員既不能決定誰是老板誰是同事,往往連誰是下屬也不能決定,這是人事部門的職責與權力。有時候,你正贏得順風順水,上家突然接到一個緊急電話,慌忙抽身而退。雖換了個人上場,游戲依舊,可你卻怎么也找不回剛才的感覺,牌勢一落千丈。就像好不容易遇到個賞識你的好領導,正躊躇滿志之時,晴天霹靂,寶座易人。一朝天子一朝臣,還沒明白過來,已被打入冷宮,升職加薪頓成泡影。除非你另外找到更好的牌場,可以氣勢磅礴地一掀牌桌:“大爺我不伺候了!”否則只能稍安勿躁,甚至忍氣吞聲,苦苦等待下一輪機遇的重現。“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和“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兩句話就交替成為那段灰色時光的msn簽名。
其次,你不能決定如何玩。如果那三位仁兄只會玩沒啥技術含量的推倒成,即便你最擅長做清一色對對胡,也只能入鄉隨俗,隨波逐流,否則就會成為徹徹底底的冤大頭。別人和得稀里嘩啦的,而你連聽都沒聽過,此時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絕對不是褒義詞。正如職場人士要關注企業文化和職場氛圍,假如公司里小人泛濫,領導只賞識善于鉆營之鼠輩,你的專業技能再強,也不過落得個資深技術人士罷了,加官進爵是萬萬不可能夢想成真的。既然改變不了上司的作風,就只好改變自己委曲求全了,也可以美其名曰:挑戰自我,打破舒適圈,提高適應性。
再者,你不能決定玩多久。也許,正玩在興頭上,手機一響,老婆大人有令,速到丈母娘家報到。或者對家上司有旨,火速將我兒子從補習班接回來。這都將導致gameover,無論你是否情愿,都要忍痛割愛。職場中何嘗不如此呢?原本負責一個項目,進展得好好的,忽然天降不測,派你去另外一個不相關的部門,又甜又美的桃子就由上司的新寵獨摘了。“我是一塊磚,上司隨意搬,搬去蓋豬圈,心甘又情愿”,事已至此,也只好無數遍地自我安慰了。職場人士,能真正決定自己命運的又有幾人呢?
還有,也是最重要的,你永遠不知道對手的牌。有時起手牌相當不錯,正滿心歡喜地準備上聽,沒想到人家已經啪嚓一聲自摸了。除了付帳以外,別無選擇。職場中的競聘往往如此,不論能力還是學歷,不論智商還是情商,你都名列前茅,似乎已經穩操勝券。不料競聘時殺出一匹黑馬,所向披靡。沒辦法,盡管人家牌技不如你好,但幸運地抓了四個配子,輕輕松松就自摸了,此乃江湖中傳聞的“上頭有人”。你只好仰天長嘆:“天,不助我也!”誠然,從古至今,謀事而未成事之人不勝枚舉,你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這雖然可氣,但遠遠比不上被人截和。混了十年的副職,好不容易熬到正職告老還鄉,眼看繼位有望,不料又殺出個80后美女,截和了。不管是有個好爸好媽,還是自身姿色過人功夫過硬,總之,煮熟的鴨子又飛了。
至于平日里相交甚歡的同事,一旦成為競爭對手,無不盡釋前好,將麻將桌上“盯上家卡下家防對家”的游戲規則演繹得淋漓盡致。素來各自為政,但只要一家上聽,另外三家便結成同盟,同仇敵愾,將準贏家掐死在萌芽狀態,即便黃牌,即便玉石俱焚。這真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式競爭吶。奇怪,有人寫過《中國式結婚》與《中國式離婚》,為什么沒人寫寫《中國式競爭》呢?
終于明白:牌技固然重要,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固然寶貴,但絕對不是最寶貴的。
最重要的最寶貴的,究竟是什么呢?有時候,是實力,當大家都是平頭百姓時;有時候,是機遇,當大家都能力非凡時;有時候,是天意,沒錯,國人不總將至高無上的人稱為“天子”嗎?如此說來,將權力稱為天意也不為過吧。按說,如果一方有了壓倒一切的絕對權力,就不應該和其他選手同場競技了,否則就沒有公平可言了。只是,誰又來關注這一切呢?組織者正想利用競聘這一無比光明之平臺完成陰暗的幕后交易,正如商人和官員喜歡在麻將桌上借娛樂完成行賄和受賄,后者洗錢,前者洗官。
是故,以后只要不是因為牌技差輸錢,不是因為能力低混得不如人意,大可以用“天意”二字寬慰受傷的心。人定勝天?嗨,咱小小凡人一個,何必硬與天公試比高呢?人生苦短,千萬別和自己過不去,就像打麻將時,千萬別和牌較勁,那玩意兒,脾氣犟著呢!麻將者,麻犟也。職場者,智場也。順勢而為遠勝過逆流而上。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樹一菩提,一葉一如來。
小麻將,大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