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2時6分
宜賓南溪仙源長江大橋
最后一片主體鋼架梁
順利吊上主橋梁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標志著為期近5個月的
宜賓南溪仙源長江大橋吊裝施工任務
圓滿完成
也意味著四川目前最大的渡運碼頭
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10月31日南溪仙源大橋完后最后吊裝
南溪長江大橋完成最后吊裝
預計春節前通車
從今年6月14日開始南溪仙源長江大橋進入吊裝階段,由于該區域水域處于長江南溪段筲箕背水道,通航環境復雜,是著名的窄、淺、險航漕,又臨近西門飲用水源地,船舶安全及防污壓力大,不僅為大橋增加了施工難度,同時也為護航吊裝增加了難度。
從6月14日至10月31日吊裝完成,大橋順利實現合龍,大橋吊裝禁航施工作業14次,宜賓南溪海事處共出動執法艇96艘次,出動執法人員230余人次;實施船舶安檢5艘次,督促整改問題34個;實施船舶登輪檢查22次。期間,未發生船舶安全及防污事故。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大橋順利合龍為通車奠定基礎
“吊裝期間加強與大橋施工建設方、水上維護站和四川長運大件等施工船舶的溝通協調,確保現場施工信息流轉通暢。”宜賓南溪海事處相關負責人李關付說,由于施工水域緊臨飲用水源地,為確保船舶在施工期間不出現溢油、亂扔垃圾等情況,海事執法人員開展防污知識宣傳,并對船舶防污記錄資料和防污裝備設施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不發生船舶防污事故。
據四川路橋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在宜賓南溪海事處的全力保障和工人積極施工下,大橋順利合龍,為春節前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吊裝期間南溪海事處全力保障
年擺渡超150萬人次碼頭
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42萬人結束擺渡歷史
宜賓南溪廣福門、西門碼頭目前是四川省最大的渡運碼頭,自古南溪鎮對岸的鄉鎮到達南溪都需坐船經過,但由于長江每年汛期長,水流大存在著安全隱患。
據宜賓南溪海事處統計,廣福門和西門碼頭2017年全年共擺渡152多人次,今年截止10月31日共擺渡134萬多人次,成為了兩岸交通的重要通道。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以前讀書需要坐船從碼頭過去,現在在南溪工作,但回家也需要坐船,這已經是一種記憶,在結束前我一定會再去坐坐。”家住對面馬家鄉在南溪上班的張春說,很期待大橋的開通。
據悉,該橋的建成,將徹底結束南北兩岸四十二萬民眾只能依靠擺渡過江的歷史,極大保障了民眾出行安全。大橋屬鋼混疊合梁斜拉橋,全長2100米。其中,主橋采用五跨雙塔雙索面斜拉橋,橋長1499米,橋面寬30.5米。北岸主墩索塔高190.7米,南岸主墩索塔高180.2米。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每年超過150萬人次擺渡過江
宜賓南溪仙源長江大橋被列入國家規劃的長江干線新建過江通道重點項目,是宜賓市南溪區重點民生工程,是連接南溪區南北兩岸群眾的主要交通要道。
項目建成后,將會極大方便兩岸群眾出行,同時,也預示著目前四川省最大的渡口--廣福門碼頭即將完成歷史任務,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