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賽車技術術語
Acceleration
加速度,衡量物體速度或速率改變的量(指標),在F1中通常用米/秒為單位。
Accident Data Recorder
意外事故資料記錄器
Active suspension
主動懸掛,由液壓或者空氣控制的懸掛,可以由車載電腦發出指令,改變車身高度,該項技術在F1中是禁止的。
Aerial
天線,安裝在駕駛艙前端的通訊裝置,用于雙向無線通訊和遙感勘測。
Aerodynamics
空氣動力學,研究物體在同氣體作相對運動情況下的受力特性、氣體流動規律和伴隨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等。按照相對運動的速度級別,可粗略的分為低速空氣動力學和高速空氣動力學。F1賽車屬于前者,研究課題主要是下壓力、空氣阻力和擾流。
Aerodynamics balance
空氣動力學平衡率,它指的是賽車前部下壓力表現和賽車總體下壓力表現之和。當這個比率偏大的時候,代表賽車的前部下壓力過度,賽車會在轉彎時產生轉向過度的傾向;而當這個比率偏小的時候,賽車在轉彎的時候就轉而產生轉向不足的傾向。
Aerodynamic drag
空氣阻力,是指物體在同氣體作相對運動時,所受到的阻礙力,這是由物體的形狀決定的,兩個常用的衡量指標是風阻系數和橫截面積。
Aerodynamics efficiency:空氣動力學效率
這是在賽車設計時令設計師最最頭痛的一個問題,它指的是賽車的總體下壓力和賽車牽引力作用的比率。設計師必須想方設法尋找一個空氣動力方案來使賽車在達到最大下壓力的同時盡量減小這些空氣動力學部件產生的阻力,這樣不但在賽車過彎性能和賽車直道加速能力上取得了平衡,而且更大限度的保護了輪胎。可以說這是目前在F1賽車設計課程中和引擎車架齊名的重要課題。
Airbag
安全氣囊,能夠在車輛發生事故時迅速充氣的被動安全設施,用于保護乘員安全。
Air box
氣箱,用于從外界向引擎導入新鮮空氣的裝置,F1賽車的氣箱位于車手頭部上沿。
Anti lock brake system
防抱死制動系統,俗稱ABS。用于保持車輛在制動情況下仍具可控能力的裝置。具體工作原理是,在車輛制動時,由電控單元來調節駕駛者的剎車力度,防止車輪被抱死。需要特別強調的是,ABS設計的初衷,并非為了縮短剎車距離;另外,在F1中,ABS是被禁止的。
Apex
彎道頂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彎心,這是理想駕駛路線的必經之路。
Armco
防撞護欄(源自商標名)
Automatic transmission
變速箱
Back pressure
排氣回壓,引擎廢氣在排出的過程中受到的阻力,這可能是為了控制引擎噪音或者廢氣指標,而加裝消聲器或催化裝置帶來的阻力,也可能是某些引擎自身的要求,需要排氣回壓。而如果將廢氣直接排入空氣中的話,可將回壓降至最低,F1引擎便屬于這種。
Back Marker
慢車, 或已被超過一圈的車
Balaclava
防火頭巾,車手在戴上頭盔前套在頭上的面罩,用于防止車手頭部被大火燒傷。
Ball joint
球窩接頭,賽車懸掛常用的機械結構,能保證結構在受力的情況下仍能自由轉動。
Ballast
壓艙物,為滿足車輛最低重量限制和質量分布優化,在車上加裝的配重。
Bar
巴,壓力單位,一巴等于100千帕。
Bargeboard
側箱導流板,垂直安裝在前輪和側箱之間的翼板,用于輸導治理氣流。
Bearings
軸承,用于支撐旋轉部件的結構,通常用高強度的鋼制成。
Blistering
輪胎脫層,專指輪胎由于過熱導致橡膠從胎體上脫落。在高溫下使用過軟的輪胎,或者胎壓設置過高,亦或賽車調校失誤都可能導致這種現象。
Bonnet
車蓋
Brain Fade
頭殼壞了
Brake
剎車
Brake Duct
制動冷卻氣流通風道。用于為制動系統提供冷卻氣流的裝置,位于車輪內側,通常用碳纖維材料制成,并隨著賽道制動負荷的變化而改變形狀。
Brake master cylinder
制動總泵,液壓制動系統的一部分,用于存儲制動液。
brake system 剎車系統
Bodywork
車體,安裝在單體殼上的一切部件,比如引擎蓋,鼻錐等等。
Bottoming
托底,指車輛的行進的過程中,車底與地面發生刮蹭。
Brake balance
制動平衡,位于駕駛艙的控制開關,車手可以通過它來自由調節分配在前后輪上的制動力度。
Bumpy
路面顛簸不平
CAD
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縮寫 ,使用該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設計工作的效率,而且還能大大降低工作難度,F1已告別圖紙時代多年。
Calculated
記算過的, 指進站策略等
Caliper
卡鉗。剎車系統的一部分,制動蹄的支撐件。當車手發出制動指令時,卡鉗會將制動蹄壓到制動盤上,防止車輪轉動。
Camber
傾角。
Camber Angle
所有車子在過彎中都會向外傾斜,所以車胎不能和地面成直角。所以我們要調教車胎沿垂直線傾斜的角度,目的是增加車子在過彎中車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因為入彎時車的重心會向前,前面車胎和地面傾斜的幅度較大,所以通常設定為前大后小。設定太高會減低車子在直路的加速能力
Carbon Fibres
碳纖維,F1賽車的制造材料,比如單體殼便是用碳纖維強化的環氧樹脂制成。碳纖維的主要特征是高強度、低質量。
Centrifugal force
離心力,也叫G力,用于描述重力加速度。 當賽車在彎道上時,車手和賽車都將承受離心力,另外,賽車在起步和制動的時候,也將承受類似的力。
CFD
計算機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縮寫,該技術持續影響著F1賽車的發展進程。利用CFD技術,圍繞賽車的氣流能夠通過電腦顯示出來,而且能夠直觀的展現賽車部件之間的相互影響。所以工程師不需要率先制造部件,便能模擬這些效果。它帶來了時間和金錢的大大節省。
CFRP
CFRT 碳纖維強化塑料(Carbon-Fibre Reinforced Polymer)的縮寫,特點是強度高質量低,F1賽車的很多部件都用這種材料制成,比如單體殼。
Chassis
底盤,F1賽車的中心部分,主要的部件是單體殼。所有其他的部件都同高強度、輕巧的單體殼相連。F1底盤由碳纖維和聚乙烯復合材料制成。
Chicanes
減速彎,賽道設計用于打破長直道的收緊彎道。減速彎強迫車手降低速度。
Chequered Flag
終點旗
Chop
直接在別人面前橫過 (大舒起跑的絕招)
Clean Fight
乾凈的比試
Close The Door
關門不讓被超
Clutch
離合器
Cockpit
駕駛艙,車手工作的地方,駕駛艙的設計必須能讓車手在五秒內輕松走出。在方向盤的位置寬度必須達到45厘米,而踏板的位置則不能低于35厘米。不得有燃油管、機油管和水管穿過駕駛艙。
Co-driver
領航員
Collision
撞車
Concorde Agreement
協和協議,這個協議詳細說明了車隊和FIA的權利和義務。
Constructor
制造商/車隊,F1賽車的制造商是指車身底盤的制造者,而不是指引擎制造商。按照規定,底盤制造者的名字通常是放在引擎制造商名字的前面,在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車隊冠軍的榮耀是頒給車身底盤的制造商。
Contact pressure
接觸壓力,用于描述空氣動力需部件將賽車壓在賽道上的強度,比如前翼和尾翼。接觸壓力對賽車的極速和彎道速度有直接的影響。
Cool as a Cucumber
冷的像黃瓜, 指冷靜
Corner
彎道
Correction
修正 (指方向盤操控)
Crash barrier
撞擊護欄,F1賽道的安全設施,一般在沒有空間設置緩沖區的位置采用。
Crash test
撞擊測試,FIA要求對車身部件進行的強制壓力測試,比如對防滾架和單體殼進行測試。撞擊測試首次引進是在1985年,它必須在FIA的監督下進行,測試地一般在位于英國貝德福德郡的克蘭菲爾撞擊中心(the Cranfield Impact Centre)。
Cylinder
氣缸,引擎的組成部分,燃燒動力產生的地方。燃油混合氣體在氣缸中燃燒,推動活塞在氣缸中往復運動。
Dashboard
儀表盤
Debris
(意外后)車子的碎片
Differential
差速器,差速器用于補償車輛在過彎時,處于內側和外側車輪之間的轉速差。
Diffuser
擴散器,位于車尾底部的氣流出口,是F1賽車空氣動力學的重要部件。通過在車身底部制造低壓區來獲得下壓力,是賽車在高速彎道上下壓力的主要來源。
Dirty air
亂流,急駛中的賽車所產生的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氣流。亂流會干擾緊隨其后的其他賽車所產生的氣流,從而影響(減少)空氣流動中所產生的下壓力,這就會使緊隨其后的賽車駕控受到影響,賽車有可能會打滑失控。
Down force
下壓力,將F1賽車壓在路上的力。它通過車身底部制造的低壓區,以及前后翼的來獲得,已保證賽車足夠的抓地力。特別是在低速彎道上,以獲得更高的彎道速度。
Drag
牽引力
Driver
車手
Driver Error
車手失誤
Driving on Vapor
用油氣開車 (指汽油快用光了)
Dry Weather Tyre
晴天胎
Dusty
很臟 (指路面有塵土)
ECU
電子控制單元的縮寫,這個控制單元用于控制和記錄F1賽車的所有電子程序,被安裝在賽車的黑匣子中。
Electric blanket
電子加溫毯,由于輪胎的最佳工作問題是100攝氏度,為能最快的達到這個溫度,需要使用特殊的電子加溫毯將胎溫提前加到60到80攝氏度。低溫的輪胎沒有抓地力,相反,輪胎溫度過高會加速磨損。
Electronic brake
電子剎車,該系統目前FIA正在討論,打算使用它代替安全車,這樣賽事總監便可以直接通過操控它來控制剎車。
Electronic ignition system
電子點火系統
Empty Tank
沒油了
End plate
端板,賽車翼片兩端垂直的小翼,用于提高車身空氣動力學效率。
Engine
引擎,F1目前使用的是2.4升V8引擎,要求重量不得低于95公斤。
Engine Blow-up
引擎爆掉
Exhaust
指排氣管或廢氣
Fading
制動衰減,技術術語,指制動系統在長期、劇烈的使用后,制動能力下降。制動衰減主要是針對傳統的鋼質剎車碟,現在F1使用的碳纖維剎車碟制動衰減非常低。
Failure
故障
Fantastic
太贊了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國際汽聯,簡寫為FIA。國際汽聯主要負責制定F1的技術規則和運動規則。FIA始建于1904年,現任主席是馬克斯-莫斯利(Max Mosley),來自英國。
Finish Line
終點
Fire extinguisher
滅火器,每一輛F1賽車都必須配備滅火器,滅火器需要在賽車起火時向底盤周圍和引擎噴出滅火劑,而且必須能由車手和外部人員觸發。
Formula 1
F1,F1這個術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引入的,旨在定義最高級別的汽車賽事。第一場F1世界錦標賽是在FIA的指導下,于1950年5月13日在銀石舉行的英國大獎賽。
Formula-1 racing
一級方程式賽車
Formula 1 Commission
F1委員會,F1委員會由來自各支車隊的代表、比賽組織者、引擎制造商、贊助商、輪臺商和FIA組成。 F1委員會的任務是決定是否需要修改規則,提出修改建議的是FIA技術委員會。
Formula-3 racing 三級方程式賽車
Formula One Administration (FOA)
F1管理公司是一個負責管理F1經濟事務(廣告權、獎金和市場等等)的組織。FOA現役的領導人是伯尼-埃克萊斯頓(Bernie Ecclestone),來自英國。FOA發展自FOCA,FOCA是一個1971年建立的制造商聯盟。
Four-wheel drive
四輪驅動,現在F1賽車使用的是后輪驅動,四輪驅動在1971年被FIA禁止。
Free practice
自由練習,在大獎賽之前舉行的試車,車隊的練習成績將被官方記錄下來,但是對發車位置和比賽結果沒有任何影響。車隊利用這個機會對賽車進行實地調校,并選擇出正確的輪胎,自由練習的圈數不受限制。
Front wing
前翼,為車身前部制造下壓力的部件,因此是F1空氣動力學的重要部件。在每站比賽中,車隊會根據特定賽道的對下壓力的不同要求,對前翼的細節進行改進。另外,車手還可以在賽車調校的過程中對前翼進行調整,調整的主要內容是改變附翼的角度。
Fuel
燃油,F1賽車使用的是超級無鉛汽油,其組成成分必須符合FIA的規則,必須滿足嚴格的EU排放標準。為了確保各隊燃油的合法性,FIA會在每站比賽中進行隨機抽樣檢查。在賽季之前,制造商必須向FIA提供樣品,以作為樣板備案。
Fuel tank 油箱
Full-Load
加滿油的
Fuel Nozzle
加油槍 (粗粗的那根)
Fuel Strategy
加油策略
Furious
氣斃了 (領先卻車故障的反應)
Gear /Grearbox
變速箱,變速箱以一定的速度或者減速比傳遞動力,F1禁止使用自動連續式變速箱,并且必須強制配備一個倒擋。目前F1變速箱的擋位數量從4到6擋不等。
Gear Lever
升降檔拉桿
Gear Change/Gear Shift
換檔
Gloves
手套,像其他的比賽工作服裝一樣,手套也由防火材料NOMEX制成,為了防止在火中熱量傳入內部,手套設計的非常緊,并且有帶子固定。
Graining
輪胎粒化,由于過度使用,輪胎以橡膠氣泡的形式呈現出腐蝕的信號便是所謂的輪胎粒化。輪胎出現粒化后抓地力將下降。
Grand Prix Drivers’’ Association
大獎賽車手協會,協會代表F1車手的利益,當前的發言人是邁克爾-舒馬赫、庫特哈德和特魯利。
Gravel Trap
沙石緩沖區,賽道的安全緩沖區域,它能讓沖出賽道的賽車快速降低速度。
Grid
排位,賽車決賽時起跑的排列位置,是按照排位賽的比賽結果而排列確定的。賽車排列置于兩賽車交錯的行列,最前端的賽車領先下一輛賽車有8米遠的間隔距離。
Grip
抓地力,抓地力用于描述賽車粘附地面的程度,以及對彎道速度的影響。高抓地力意味著高彎道速度,影響抓地力的主要因素有空氣動力學、由車身創造的下壓力以及輪胎。缺乏抓地力,車身將發生滑動或者打轉。
Ground clearance
地面距離,指賽車底部與地表之間的距離。
Ground effect
地面效應,F1賽車在70年代發展的技術。為實現地面效應,賽車的側裙幾乎與地面接觸。氣流在車底部形成的低壓區讓賽車被壓在路面上,車身獲得的巨大抓地力讓賽車能以極高的速度過彎。后來因為安全因素考慮,FIA禁止了這項技術。
Hairpin
發夾彎,180度的回頭彎,最著名的發夾彎是摩納哥賽道的Loews hairpin,也就是現在的the Grand Hotel hairpin
Hard Compound
較硬的輪胎
Head and Neck Support (HANS)
頭頸保護系統,自2003年開始引入,用于給車手的頭部和頸部提供附加的保護。頭頸保護系統繼能防止車手的脊椎向后拉傷,也能防止車手的頭部前甩,撞上方向盤。
Head support
頭部支撐,坐艙內位于車手頭部的填料,設計的目的是吸收任何潛在的撞擊能量,頭部和頸部支撐的厚度必須達到75毫米以上。
Helmet
頭盔,F1的頭盔用碳纖維、聚乙烯和凱夫拉制成,重約1300克。為了盡可能的減少空氣阻力,F1頭盔在設計時非常注重空氣動力學外形。頭盔同時需要滿足極端的變形和破碎測試,只有經過測試并得到FIA認證的頭盔才能在比賽中使用。
Horsepower
馬力
Intermediate
中性胎,位于干胎和雨胎之間的輪胎,中性胎比干胎擁有更多的凹槽,比雨胎擁有更大的接地面積。它在混合的天氣狀況或者下小雨時使用。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ppeal
國際地區法院,FIA的國際地區法院由職業的律師組成,其15個成員三年一任
International Sporting Code
國際運動編碼,FIA的編碼包含所有國際賽事管理機構的規則。
Jump start
搶跑,也叫偷跑,指車手的賽車在所有信號燈熄滅前開始移動。這種行為是通過埋設在發車線下的傳感器發現的。
Kerbs
路肩,賽道彎道上突起的鑲邊石,車手需要盡量利用彎道旁的Kerb以保持出彎后的速度,為了在這些彎道中爭取優勢、許多車隊都采用了相當的下壓力設定。
Kevlar
凱夫拉,高強度的人造纖維,用于制造表層;與環癢樹脂結合組成復合物,具有很高的強度,但是非常輕。
Kitty Litter - 貓便便用的沙堆, 指賽道邊的沙堆
Launch control
起跑控制,用于F1賽車起步時的電子程序,2004年被禁止。
Lap / Lapping
圈(名), 要超過某車一圈(動)
Lock-Up
輪胎鎖死
Logistics
后勤,轉戰全球的F1比賽需要富有經驗的后勤服務。每場F1大獎賽,需要運送的物件清單長達20頁,要120個尺寸不等的箱子才能裝完。這些東西主要包括兩輛比賽用車、一輛備用車加備用部件和工具、輪胎和維修站設備,另外還有五到六臺引擎、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100多個步話機、1500多條印有車隊LOGO的餐巾,以及所有車隊的基礎設備等等。總之,一支車隊在一個大獎賽周末需要運送的部件大約在10000件。
Lollipop
棒棒糖,一面寫著’’Go’’,另一面寫著’’Brake’’的信號棒。當賽車進站時,一位機械師站在賽車的前方,用信號棒告訴車手,何時需要剎車,何時需要掛檔起步。
Manufacturers
制造商,任何試圖進入F1的制造商,必須向FIA證明他們具備設計和制造賽車底盤的能力。所有車隊同時需要證明他們擁有足夠的技術和經濟資源參與全年的比賽。除了因為非常特殊的情況外,任何一個制造商必須參加全年的比賽。
Marbles Rubber
輪胎損耗以后在賽車正常的行駛線以外流下的輪胎碎片顆粒,這能致使輪胎與地面的抓地力減弱。
Marshals
賽道工人,沿著賽道的官方服務人員,他們的職責是揮舞旗幟和防止任何可能的事故,他們同時需要負責救援任何出事車輛。
Medical car
醫療車,醫療車由比賽醫師負責,像安全車一樣,在每一場比賽的練習、排位和正賽時,它必須始終在維修站出口處待命。
Medical Center
醫療中心,每一條F1比賽和測試賽道,必須具備一個藝術級的、由富有經驗的醫生組成的緊急服務設施。一架救援直升機必須一直處于待命狀態隨時準備行動,如果不能保證這些,比如出現大霧,比賽將不能進行。
Mobile Chicane - 移動式障礙物 (指慢車)
Monocoque
單體殼,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安全倉,車手生命的保證;在其周圍環繞著可變形的結構,用于吸收在事故中的撞擊能量。
Motor 引擎
NACA
鰓孔,位于車身表面的裂縫狀的氣流出口,用于提供更好的冷卻。
Nomex
諾梅克斯,人造纖維,在實驗室中進行耐熱測試。必須能夠經受距離為3厘米,攝氏300到400度的明火,如果在10秒內沒有點著,才可用于制造賽服。車手和車隊人員的內衣、頭罩、襪子和手套都是用諾梅克斯制造的。
Nose
車鼻,F1賽車的前半部分,為了安全要求,必須滿足正面和側面撞擊測試。鼻錐同時具有在撞擊中保護單體殼的功能。
Oil pressure gauge
油壓表
On-board camera
車載攝像頭,位于車身上的迷你電視攝像頭,它可以被裝在賽車的氣箱、后視鏡以及前后翼上,在練習、排位和正賽中提供實時的動態畫面。
On-Rail
像在鐵軌上 (指懸吊佳)
Out Break
較晚煞車 (超車用語)
Overalls
工作服,用兩到四層NOMEX材料制成的保護服,同時供車手和車隊人員使用,在衣服的手腕部分和踝關節部分設有彈性的護腕。衣服在進行最后的測試前,必須能經受15次洗滌或者15次干洗。它必須能夠經受住600到800攝氏度的高溫,評價的標準是將衣服放在火中11秒后,內部溫度不得超過40攝氏度。
Overbraking
剎車過度,指車手的制動力度多大,以至于讓車輪抱死。如果前輪鎖死,賽車將失去轉向能力,并且會造成輪胎的嚴重磨損,如果同時讓車身失去平衡,便被稱為braking puncture
Oversteering/Over Steer
轉向過度,當賽車發生轉向過度時,車尾向彎外甩出,賽車有失控的危險。為了通過彎道,車手必須減少轉向角度。當出現極端的轉向過度時,甚至需要反打方向盤。
Overtake
超車
Paddock
裝備區,設在賽事賽道的起跑位附近,這是車隊管理和休息區及運輸車輛停放的地方。
Parc fermé
車輛檢查,在每個大獎賽周末,維修站中供FIA的技術專員對賽車進行檢查的區域,以確保參賽車輛符合技術規則。
Pass the car in side or out side
里道或外道超車
Penalties
處罰,對違法F1規則的車手執行的處罰可以從警告到終身競賽。其他的處罰還包括罰款、暫停一兩場比賽和扣除積分。如果車手在排位賽中違反運動精神,或者違反技術規則,賽事專員可以取消他的所以的排位成績。
Petrol
燃油,只有超級無鉛汽油才能用于F1,雖然它和能在普通加油站得到的98號無鉛汽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樣的,但是F1燃油中加入了添加劑,以確保更快和更好的燃燒。另外,它還比普通的商業汽油輕。每一支車隊允許自由選擇燃油供應商,他必須在賽季開始前向FIA提交使用的燃油樣品,以供測試。
Pits
維修區,用于車隊擺放賽車并在比賽前調試賽車以及比賽時完成進站維修等工作的地方,這是車隊比賽周末工作的核心地。
Pit Crew
后勤維修人員,指在維修區負責車隊的工程師和技師。
Pit lane
維修站通道,位于維修站的正前方,在比賽過程中,賽車進站將在這里完成。從2004年開始,維修站的限速從80公里提高到100公里/小時,這是為了給車隊提供更具彈性的進站策略。但是在有些賽道維修站通道特別狹窄,像摩納哥,進站速度被降低了。
Pit Strategy
進站策略
Pit stop/refilling
進站加油,比賽過程中有規則的進站,一次進站/加油大約需要15到20個機械師同時協作完成。在加油時,機械師必須戴上頭盔,身穿由NOMEX材料制成的防火服,標準的加油管和設計精良的注入閥門將確無保任何燃油泄漏。
Points system
積分系統,從2003年開始,每場比賽前八名的車手都有權獲得積分,分別是10,8, 6, 5, 4, 3, 2,1。
Pole position
桿位,正賽時發車的第一個車位,它給予排位賽中最快的車手。
Practice
練習賽
Pull-rod
拉桿,底盤的一部分,與懸掛裝配的拉桿結構
Push-rod
推桿,底盤的一部分,與懸掛裝配的壓縮結構。
Qualifying/Qualifying Session
排位賽,決定正賽發車位置的比賽制度,目前F1采用的是三階段排位制。
Race Commission
賽事委任,是FIA為每個比賽周末的委任。 賽事委任需要監控賽道上行為,同時確保安全規則制度嚴格執行。國家的賽事總監由該國的賽事權威機構任命,他必須擁有FIA的超級執照,并且負責在比賽中協調所有的官員,他同時需要和他的上級,FIA賽事總監合作。
Race director
賽事總監,FIA的賽事總監負責在比賽周末監督安全標準,并在必要的時候對其進行改善提高。 另外,他還決定在比賽中是否需要出動安全車,是否需要提前結束比賽。如果某位車手違反了體育精神或者威脅到其他車手的安全,賽事總監還有權對其執行處罰,當前FIA的賽事總監是查理-懷汀,來自英國
Race Number
賽車號碼,新賽季之前FIA會根據前一年的車手排名,給予每輛F1賽車一個號碼,此號碼必須是很清楚地展示于車體的車鼻翼兩側,離地高度最少要有25mm。13這一數字西方人特別忌諱,因此13賽車號碼,是沒有的,即沒有被使用過。
Race stop
比賽中止,如果極端的天氣情況威脅到比賽的安全(例如大雨)、或者一輛出事的賽車將賽道堵死,賽會將出示紅旗,表示比賽提前結束。
Racing line
比賽線路,也叫理想線路。這是一條假想的線路,車手如果沿著這條線路行駛,圈速將最快。由于在這條路線堆積著厚厚的橡膠,所以通常也是抓地力最好的線路。
Radar
雷達,使用雷達系統能夠防止在低能見度下發生追尾,如果在某車手的正前方出現了賽車,雷達能夠通過發射電子警告信號提醒后面的車手 。
Radio
無線電 (這里不指收音機)
Radiator
散熱器
Rally
拉力賽
Rear light
尾燈,用于減少追尾危險的安全設備。當賽車使用雨胎時,尾燈必須持續點亮。尾燈由30個發光二極管組成,尺寸不得小于6x6厘米,要求安裝在距離車底參考面35厘米以上的位置。
Rear wing
尾翼,也叫后掠翼,主要為后軸創造下壓力,尾翼的設置必須適應賽道,翼片越陡,下壓力越大。尾翼的設置和表面的角度可以進行進一步改進,這種改進是賽車設置的一部分。
Refuelling
加注,在F1的比賽,只允許對燃油、氮氣(永遠輪胎)以及壓縮空氣進行再填充。
Regulations
規則,FIA的技術規則有兩個主要目的,為了安全速度必須被控制,同時必須保持F1的生命——不斷進步的技術。另外,安全還必須在出事的情況下得到保證。為了完成這個目標,以下的因素受到限制:引擎排量、燃油成分、輪胎尺寸、輪胎接地面積、最低重量和車身寬度。
Re-start
比賽結束前重新開始。
Retire / Retirement
退出比賽
Roll-out
首航,指新賽車首次進行測試,一般是在排他的情況下秘密測試。
Roll-over bar
防滾架,用金屬或者復合材料制成的,位于車手頭部上方的彎曲支架;它能保證車手在翻車的情況下免受更大的傷害。自1999年費斯切拉在紐伯格林發生嚴重的事故后,防滾架便要求執行嚴格的撞擊測試,以達到嚴格的安全標準。
Roman
羅馬人 (有時指 Fisichella, 因他是義大利羅馬人)
Rookie
新手
Rubber
橡皮, 輪胎的另一稱呼
Rubber build-up
胎印,輪胎表面發生的緩慢腐蝕,當輪胎在行駛的過程中,表面的橡膠會發生脫落,并在賽道上留下一層橡膠印記,并且會隨著比賽的推進越積越厚。這層橡膠將提高賽車的抓地力,胎印形成的速度,與賽車的設置以及瀝青路面的研磨度直接相關。
Run-off zone
緩沖區,緩沖區主要在高速彎道設置,它需要在不讓賽車翻車的情況下,盡量將速度降下來,所以沙石緩沖區越寬越好,由于沙石降低了賽車的速度,因此也降低了賽車撞擊輪胎墻的能量。而瀝青緩沖區則旨在保留車手對賽車更多的控制能力。
Safety belt
安全帶,用于將車手固定在座椅上的安全裝置,車手可通過單手打開,F1賽車使用的六式安全帶。
Safety car
安全車,在暖胎圈時,安全車領著賽車繞場一周。同時,安全車也在發生事故或者下雨的時候出動,用于控制整個隊伍的速度,帶領賽車行進以免發生進一步的事故。安全車從1992年開始使用。
Scallops
小翼,附屬于賽車車體的小翼片,用于提高車身空氣動力學效率。
Seat
座椅,F1賽車的座椅必須在發生事故時,能夠將車手和座椅一并從駕駛倉中移出。從1999年開始,規則要求座椅不再安裝為F1賽車的固定部件。現在F1賽車的座椅是根據車手體形用塑料澆鑄制成的, 以為每一位車手提供最好的安全保護。
Set-up
調校,普通車輛對機械結構和空氣動力學部件進行的調整。而在F1中,則將這種可調節的范圍發揮了到了極致。為了適應特定賽道的比賽環境,F1賽車可以對輪胎、懸掛、翼片、引擎和傳動系統等等進行特定的設置。
Shake-down
字面意思是適應新環境,但是在不同的賽車領域有不同的含義,在拉力賽中它的意思是勘路,而在F1中,它是指車隊在前往F1大獎賽前,對新設置的賽車進行的最后一次測試。
Sidepods
側箱,F1駕駛艙的覆蓋層,被統一歸入單體殼。側箱中包含有擁有吸收撞擊能力的撞擊結構。另外,F1賽車散熱器也安置在側箱中。
Skid block
車底木板,一塊安裝在賽車底部,用塑化木制成的木板,使用它主要為了防止車隊使用強烈的地面效應,來提高賽車速度,特別是彎道速度。因為安全的原因,它同時也扮演著保護車身底部的作用。
Slicks
光頭胎,這是一種胎面沒有凹槽的輪胎,FIA在1997年宣布放棄使用。由于光頭胎的接地面積大,因此抓地力極強,賽車在彎道上的速度非常高。
Slipstream
滑流,F1賽車在行進時賽車后方產生的低壓區,進入滑流區有利于提高賽車的行進速度,F1車手經常利用這一原來來超車。
Speed limiter
速度限制,F1賽車進入維修站之后的巡航控制,車手通過按動方向盤上的限速按鈕來激活,這樣賽車的速度便會被自動控制在維修站的限速范圍之內。
Stabilizers
穩定器,俗稱旋轉扭力桿,用于鏈接左右兩側的懸掛,每一邊都是有彈性的。也被稱為推桿。扭力桿用于抑制底盤沿著車身的縱軸發生運動,為車身在負載變化下提供精確的操控。
Starting line-up
發車排列。F1發車每排有兩輛賽車,一輛略微靠后一些,同一列前后兩輛賽車之間的垂直距離為8米。
Starting number
起跑順序號碼,也叫車號。每一位車手的賽車都編有起跑順序號碼,號碼的尺寸和在賽車上的標注位置,是由FIA制定的,號碼在賽季開始前便分配完畢。上個賽季的冠軍車手的賽車編號為1號,他的隊友為2號,如果上個賽季的冠軍車手不參加新賽季的比賽,那么1號將被省略掉,并由0號來代替。 另外,F1的編號中沒有13。
Steering wheel
方向盤,賽車的控制中心。方向盤上集成了所有重要的控制功能,上面擁有電子顯示屏和信號燈。方向盤的功能鍵的安排邏輯,是根據車手個人的特性專門打造的。也就是說22個方向盤,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
Super licence
超級駕照 ,由FIA頒發的駕駛執照,為了保證安全。超級駕駛執照只頒發給在低級別方程式比賽中戰績出色的車手,當然如果車手擁有非常的天賦,也能獲得超級駕駛執照。另外,超級駕駛執照也就臨時的。
Suspension
懸掛,很久以前,懸掛是F1賽車唯一致命的弱點,但是使用復合材料之后,是其變得非常堅固。現在所有的車隊前后都采用雙叉臂結構,只是為了滿足各自不同的要求,擁有不同的空氣動力學形狀。
Tank
油箱,F1的油箱擁有纖維加固的外殼,能夠在撞擊擠壓時發生變形,并且必須得到FIA的安全標準,為了避免損壞,油箱被放置在單體殼內。單體殼猶如救生倉,是F1賽車保護能力最強的部件。
Technical Committee
技術委員會,由各支車隊的技術代表組成的小組,所以也稱為技術工作小組(TWG),技術委員會負責向FIA的F1委員會提供有關技術的各項建議,制定規則;如果建議得到F1委員會通過,他們將向FIA世界汽車運動理事會提交,如果得到FIA的會員大會通過,建議將最終得到執行。
Technical delegate
技術代表,FIA技術代表,當前由來自德國的喬-鮑爾(Jo Bauer)帶領的隊伍執行技術檢查。(也叫檢查者) ,他們主要負責檢查賽車是否符合規則,如果技術代表認為某輛賽車不符合規則要求,他們將向賽會報告。只有得到他們的批準,才能執行處罰。
Telemetry
遙感系統,一種可傳遞大量數據的系統,比如關于底盤和引擎的信息,將被賽車記錄下來并傳回到維修站。然后車隊對其進行分析,讓問題在萌芽階段得到處理(比如制動液泄漏或者出輪出現很小的氣體泄漏),同時可提高賽車的設置。
Time penalty
時間處罰,這是比賽過程中,對車手違規行為執行的處罰,一旦車手收到賽后的處罰指令,車手必須在三圈之內駛過維修站接受處罰(分為駕駛過程和罰停),車手在站內不允許加油和更換輪胎。如果出發在最后5圈內執行,還必須增加25秒。
Torque
扭矩,由引擎的燃燒壓力通過活塞和連桿作用到曲軸上產生的物理量。最大扭矩是反映引擎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它與賽車的加速性能有直接關系。
Traction
牽引力,這是一個描述賽車將引擎動力作用到賽道上能力的術語。
Traction control
牽引力控制,也被稱為防滑控制,1993年開始禁用,2001年又將其重新引入。通過一個一個安裝在車輪上的傳感器,來判斷車輪是否將要打滑,這些信息將被傳入車載電腦,如果一旦收到將要打滑的型號,系統將立即發出指令,切斷引擎動力。其結果是達到最佳的加速性能,特別是靜態發車、出彎或者載濕滑的賽道上時,顯得尤為重要。
Turbo engines
增壓引擎,F1使用的第一臺增壓引擎是在1977你那,在排位賽中,這臺引擎的動力達到了1400匹,后來F1從1988年開始,禁止使用渦輪增壓引擎。
Tyre pressure
胎壓,F1賽車前胎的胎壓在 1.14和1.2個大氣壓之間,后胎的壓力在1.02到1.08個大氣壓之間。
Tyre stack
輪胎堆,賽道強制配備的設備,始于1981年。輪胎墻由兩到六排常規的輪胎用螺栓扣在一起組成,并由橡膠帶綁在一起,這樣以最好的吸收撞擊能量。
Tyres
輪胎,F1當前由米其林和普利司通兩家公司提供輪胎,按照技術規則規定,前胎的寬度不能超過355毫米,后胎不能超過380毫米,輪胎的邊緣直徑不能大于330毫米。必須使用凹槽輪胎,輪胎的表面必須用四條對稱的凹槽,凹槽的頂部寬度不得小于14毫米,深度不得小于2.5毫米。為了提高輪胎的性能,制造商幾乎為每站比賽提供特定配方的輪胎,輪胎的硬度主要由賽道和賽車特性決定。
Underbody
底部,指賽車車體底部的空氣動力學,技師通過空氣動力學技術手段,讓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底部產生低氣壓,從而讓氣流將賽車壓在路面上,以提高輪胎的抓地力。
Understeering
轉向不足,是指車手在過彎時,賽車的轉向角度小于車手期望的轉向角度,賽車表現為車頭指向彎外,車手要通過彎道,必須增加轉向角度。
Underwear
內衣褲,車手在比賽中穿的體恤、短褲、襪子和頭罩,所有這些內衣都是由防火的Nomex材料制造。
Valves
閥門, 引擎閥門主要是在正確的時間,控制進排氣管的開和關,讓氣體進入和排除燃燒室,每一個閥門由閥門桿和閥門片組成。
Weight
稱重,F1賽車必須稱重,并且最低重量不得低于600公斤(包含車手但不含燃油)。F1賽車的制造重量實際上非常低,這樣允許車隊擁有更大的空間調節賽車的重量分配,以提高操控性。 為了檢查賽車的重量,國際汽聯的技術代表,可以在任何時候,讓車隊將賽車送往位于維修站入口的電子稱,接受稱重。
Wet-weather tyres
雨胎,賽車在雨天使用的輪胎,擁有高排水性能,防止在車輪和的地面形成水膜,保證輪胎擁住地面。
Wheel tethers
輪索,將車輪與底盤相連的高強度聚合成(PBO, Zylon)繩索。 它的作用是防止車輪在發生事故時高速飛出。輪索必須能承受高達6噸的負荷。
Wheel
輪轂,當今F1賽車使用的輪轂為13英寸,由鎂合金的應用,使得輪轂不僅能夠滿足足夠的強度要求,而且還能實現低質量。
Wind tunnel
風洞,每一支F1車隊神圣的殿堂,發展賽車不可或缺的設施。在風洞中的空氣動力學研究日夜不停的進行, 使用不同的流速,工程師可以模擬不同的賽車速度和測試新部件的效果,以及賽車在不同的比賽環境下,整個賽車的空氣動力學行為。
Winglet
小翼,位于車身表面的附加翼片。
Wings
翼片,賽車上剛性的、可移動的表面,目的用于創造下壓力,寬度不得超過1.4米。翼片的作用是將賽車壓在賽道上,保證足夠的抓地力。翼片的調節原則是:在直道高速度(低下壓力)和彎道性能(高下壓力)之找到最佳平衡點。
Wishbones
叉臂,連接車輪懸掛和底盤的部件,叉臂與車輪的縱軸成90度夾角安裝。這些支撐干同時必須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要求,必須使用足夠強度的材料制造。
X-wing
由前泰瑞爾車隊開發的附加翼片,首次應用是在1997年。X翼的的作用是在高位置上創造下壓力,曾經因為安全原因,FIA在1998年的西班牙大獎賽前,禁止使用該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