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被組織安排到縣衛生局局長的崗位,我當時深感責任重大,心中更多是忐忑和壓力。2013年國慶假日,一個鄉鎮衛生院副院長打電話要向我匯報工作。見面后,聊了一會兒,他即拿出一個牛皮紙信封,說:“表達一點心意!請老領導關心培養。”我看著那個厚厚的“紅包”警醒自己,不該收的,絕對不能收。我告訴他:“紅包你收回去,好好干工作就行了,大家都不容易!”記得他當時臉色很難看,但還是把錢收回了。這樣的例子在我初任局長之時還不少,漸漸我與部分院長有了距離感,有的說我有點“傲”,有點“假”。
我從剛開始不愿收紅包到選擇性收紅包,經歷了復雜的思想斗爭過程。隨著與院長們工作交往的增多,我們與院長間的聯系也由生澀到熟悉,每逢節假日總會有人請客吃飯。一次一名院長邀約聚會,飯后給我一個紅包,我愣了一下,當時在公眾場合,推辭將驚動不少人。“對方是我欣賞的,也可能是我今后要倚重的”。我這樣想著,愣了一下后只軟軟的說了一句,“下不為例”。收下紅包后,我心中一邊是興奮暗喜,認為是對方出于對我的尊重認可;一邊又是惶恐不安,像是做賊心虛,好像很多雙眼睛看著我似的。自此以后,開會我不敢對他講硬話,見面似乎也感覺比他矮三分,我想這就是俗話說的“拿人手短”吧。
我之所以一步步滑向違紀違法的深淵,淪落成受賄腐敗的反面典型,給組織、給單位帶來極大負面影響,給家人造成傷害,自己也身敗名裂,付出慘痛代價,究其根源還是思想出了問題,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思想沖擊下,淡忘了共產黨員為實現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遠大目標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思想的“總開關”出了問題,以致于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學習紀法敷衍,糊涂為官。衛生健康系統廉政風險點這么多,自己本應該帶頭強化對紀法規定深入、細致的學習,提升自己拒腐防變的能力。但我終日忙于日常工作,重業務輕學習,學習教育走過場,做樣子、擺形式,沒有真正重視和靜下心來學習紀法規定,更沒有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言行,以致于對紀法不知敬畏、不存戒懼,尤其是在醫療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中,沒有真正將自己擺進去,一次次錯失主動說清問題、錯失投案自首爭取從輕從寬的“良機”。
貪欲之心作祟,定力不足。我內心軟弱,在紀法規定和人情世故中掙扎。守不住廉潔自律底線,經不起金錢誘惑,不敢向“圍獵”者大膽說“不”,說深一點還是不能克制自己的貪欲。也源于不正確的“比較”,既想當官又想發財,潛意識里羨慕有些國企老總、院長年薪制高收入的生活,認為黨政干部付出更多,與院長比自己更為辛苦。也希望自己今后的日子過好一點,錢多攢一點,給子女多留一點,以致于一步步滑向危險的深淵,而自己卻渾然沒有感覺。
每當想起自己犯下的違紀違法嚴重錯誤,我痛心疾首,悔恨萬分。一轉眼,自己多年努力和奮斗成為泡影,自己把自己送進萬劫不復的深淵。記憶中在金沙江邊搏浪玩耍的少年,在象牙塔孜孜求學的青年,在宦海浮沉展抱負的中年……無數個曾經最熟悉的身影,最終重疊成身穿囚服的我。五十而知天命,年逾半百的我,在人生篇章的最后一段,將銘記遵紀守法、安貧樂道的思想,積極接受改造,重新做人。希望后來者能以我為鑒,廉潔從政,筑牢防腐堤壩,在面對誘惑時,常憶初心、常思家人,真正干事創業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